11月24日,第十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颁奖典礼暨报告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我院周德敏、崔一民教授因在药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项。
周德敏教授现任北京大学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Molecular Pharmaceutics杂志副主编、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 J Virol & AIDS杂志编委、J. Chin. Pharm. Sci.、《中国药学》(英文版)执行主编、中国药学会药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生物医药评审组副组长等;先后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创新药物专项生物候选药牵头科学家、科技部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多项学术荣誉。周德敏教授课题组在病毒疫苗研发领域取得革命性进展,突破了传统病毒疫苗的设计理念,开创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新方法,有望成为服务于人口与健康的重要产品。《科学》期刊以“复制缺陷型甲型流感病毒活疫苗”为题刊发了该成果,评价为病毒疫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病毒疫苗研发理论和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
崔一民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药剂科主任,北京大学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主任。担任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抗血栓药物治疗联盟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崔一民教授长期从事创新药的早期临床研究。主持组建并完善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的心脑血管创新药早期临床评价平台,依托该平台完成了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一大批国际、国内抗栓抗凝药物在中国的早期临床试验,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a因子抑制剂、XI因子抑制剂等创新药的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率先将药物基因组学、药动学/药效学及相关生物标志物、定量药理学等先进评价方法引入创新药早期临床评价体系。提出同时开展生物标记物检测并配套开发检测试剂盒,形成国内首个获批的药械组合产品。作为利培酮微球临床开发的中方PI和研发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将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引入试验方案中,实现了中美双报,并顺利通过FDA免验证性临床的申请。长期从事国家新药审评审批政策的研究和探索,获得CFDA的高度重视并承担了CDE委托的心血管药物药品说明书清理整顿工作。在国内较早提出新药申报临床阶段免除规格剂型的要求、基于临床替代终点加快审批等观点,积极推动了国内药品审评改革。
【延伸阅读】
吴杨奖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截至2018年,先后有404位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荣获该项殊荣。
吴杨奖创立24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秉承吴阶平院士和保罗·杨森博士两位医药学巨匠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对鼓励我国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学科领域努力进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在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带领下,吴杨奖评审注重科学创新,更具科学性、公正性、前瞻性,使得吴杨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
院办 王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