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您目前的位置: 36365路检测中心» 学院新闻

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讲堂第三期——新时代的信仰:何种信仰,何以可能?

2019年10月21日下午16:00,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讲堂第三期“新时代的信仰:何种信仰,何以可能?”在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举行,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陈培永教授。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徐萍、党委副书记张红梅、副院长郭敏杰和各系室教师、辅导员以及200余名药学青年参加。讲堂由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团委书记徐国旺主持。

 

陈教授主讲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带给我们的启示谈起,讲述他对电影内涵的四重理解。这部电影“用表面的浮夸掩饰内心的纯真,并用内心的纯真改变浮躁的社会。”电影中展示了人在面对残酷真相时暴露出的野蛮人性,与找到信仰后的自我救赎。由此进一步说明信仰对人类的意义:当我们在面临磨难或无法接受的现实时,我们将在精神层面产生无法摧毁的信仰,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 

紧接着,陈教授向我们讲述马克思教我们如何看信仰?陈教授指出,我们的社会进程分为五个阶段:“无知时代”、“怀疑时代”、“理性时代”、“道德时代”、以及最终的“信仰时代”。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信仰,真正的信仰要建立在理性与道德之上。现代社会完成了宗教信仰的个体化转变,它能带给个人短暂的慰藉,却无法解决现实世界的根本问题。陈教授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则能让我们推动现实社会的改变,让理想照进现实。 

接下来,陈教授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即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改变社会中实现自己心灵的安慰、境界的提升,从而正确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陈教授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求我们应该具有观察时代、引领时代的能力,知道我们的社会将会走向何方。这种信仰根本上不是对某种理论的信仰,而是对人本身的信仰,对社会的信仰,是对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未来的信仰,是对充满爱的、充满情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的信仰。最后,陈教授以这样一句话作结:“赋意人生,让情怀和信仰渐渐生成”。我们要赋予自己人生的过程以意义,向着奋斗目标不断努力。

提问环节中,师生互动热烈。其中的两位同学就陈教授的演讲内容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陈教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

 

最后,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徐萍老师向陈培永老师颁发聘书,聘任陈教授为北京大学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讲堂的指导教师,并赠予陈老师一张同学们现场为陈老师拍摄的精美相片。 

在总结讲话中,徐萍老师分享了她作为共产党员对信仰的理解,她认为信仰是她遇到挫折时的坚定支撑力量。最后,徐老师希望全体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青年能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做心中有信仰的时代青年。

 

摄影:王玺贤 李敏波 梁明昊

文稿:钱源 陈坤

36365路检测中心-官网(36365路检测中心)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