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瑞雪盈门,化学生物学系的“药物创新论坛”如期接续进行。2020年1月6日中午,第十场交流会在药学楼216会议室举行,三位博士后和研究生带来有关中药成分分析、化学合成及CRISPR系统应用等方向的精彩报告,学院三十余位师生参与了本场交流会。
王璇老师课题组的李洪福博士后率先登场,拉开了本年度“药物创新论坛”的序幕。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提升,在一味中药中已经可以检测出近两百种代谢产物;众多化合物可以通过对单一靶点的叠加效果和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共同发挥药效。李洪福博士的研究围绕着黄芪,这一“补气圣药”中总皂苷在体内存在形式的系统发现和表征展开:通过色谱鉴定,鉴定出107种代谢产物,发现生药中的主要皂苷成分与文献报道有异,推测源于提取方式的差异;小鼠代谢实验显示,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极少进入血液循环,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借助质谱对黄芪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阐明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接着,李润涛老师课题组的博士生董玮,讲述了她在汉黄芩素的化学合成中开展的部分工作。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即为其中的一类,可以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但由于汉黄芩素在黄芩中含量极低,传统提取方法繁琐且收率低。为开展化学全合成的工作,董玮先期调研了文献中已报道的两类合成方式,明确各自优缺点,选择通过逆向合成的策略,通过实验在两条设计路线中选取并优化了合成方案,获得了收率较高的汉黄芩素合成途径。
杜权老师组的硕士生马子跃压轴出场,介绍了基于自切割系统对CRISPR中活性靶标筛选的研究。通过在CRISPR-Cas9系统的sgRNA引导序列后添加PAM序列,可使质粒具备自切割功能。马子跃首先为大家科普了CRISPR系统目前的研究进展,而后着重介绍了他构建的自切割质粒对CCR5和FTO基因的编辑效果,后续将进一步对切割位点附近的碱基进行分析以确定编辑效率较高的序列组成。
本场交流会的三位报告人进行了充足的准备,讲述背景详实、逻辑清晰,研究工作也开展得十分系统,为本年度“药物创新论坛”开了一个好头。作为整个论坛序列的第十次交流会,适逢新十年的开启,期待后续讲者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加精彩的报告,用化学点亮生物,用生物拓展化学。
自左向右:李洪福博士、董玮博士、马子跃同学
本场讲者合影
化学生物学系 夏青课题组 供稿